Lazy loaded image
加密热点
Web3 GTM(市场进入策略)
Words 894Read Time 3 min
2025-4-14
2025-4-14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1. 从「用户增长」到「社区驱动增长」

 
  • 传统逻辑:漏斗模型(广告→转化→留存),用户是消费者
  • Web3逻辑:社区即产品(社区贡献→代币激励→网络效应)
  • 案例
    • Uniswap空投:用UNI代币奖励早期LP用户,将流动性提供者转化为治理参与者
    • BAYC:通过Holder专属活动(线下派对、IP联名)构建身份归属感
 

2. 从「产品优先」到「协议优先」

 
  • 传统逻辑:先闭门造产品→再推向市场
  • Web3逻辑:协议即价值载体,开发者/用户/投资者共同参与构建
  • 案例
    • Chainlink:早期开放预言机节点运营商计划,通过生态激励吸引开发者共建数据网络
    • Optimism:RetroPGF(追溯性公共产品资助)让社区投票决定资金分配
 

3. 从「收入指标」到「链上价值指标」

 
  • 传统指标:DAU/MAU、GMV、ROI
  • Web3指标
    • TVL(总锁仓量):协议资金规模
    • 协议收入:扣除激励后的净收入(如AAVE的借款利息-代币排放成本)
    • 持有人分布:前10地址持币占比(衡量去中心化程度)
    • 链上留存率:用户连续3个月交互视为“活跃”

Web3 GTM三大核心战术

1. 代币设计驱动增长

  • 冷启动公式:代币分配 = 流动性激励(30%)+ 社区贡献(40%)+ 团队/投资人(30%)
  • 反例:Sushiswap早期过度依赖流动性挖矿,导致代币通胀贬值

2. 开发者生态建设

  • 三步法:1️⃣ Grant计划(如Compound Grants)→ 吸引早期开发者2️⃣ 黑客松(如ETHGlobal)→ 挖掘创新用例3️⃣ 主网孵化器(如Polygon Village)→ 商业化扶持

3. Meme化传播

  • 成功要素
    • 文化符号(如狗狗币的柴犬形象)
    • 极简叙事(如Pepe的“反主流”标签)
    • 社区共创(如People的宪法DAO遗产)

Web3 GTM风险清单

1. 代币经济崩盘: ◦ 警惕“高APY陷阱”,参考Terra崩盘前的UST存款利率超20% 2. 监管套利失效: ◦ 香港/新加坡合规成本较2021年上涨300% 3. 社区治理僵局: ◦ 如Uniswap「是否分叉」投票陷入持币巨鲸博弈

实战Checklist(创业者必看)

  • 立项前:✅ 协议是否解决链上原生需求?(如MEV保护、跨链流动性)✅ 代币是否有真实现金流支撑?(如GMX手续费分红)
 
  • 启动期:✅ 空投是否瞄准真实用户?(防女巫攻击方案)✅ 开发者文档是否足够傻瓜化?(参考Chainlink的API设计)
 
  • 增长期:✅ 社区治理能否承接协议升级?(如Compound的提案通过率<30%)

总结

Web3的GTM本质是 「用协议捕获价值,用代币分配价值,用社区放大价值」。与传统增长的最大差异在于:

用户不是终点,而是共建网络的起点

上一篇
量化交易
下一篇
Layer2(二层网络)